疫情爆发的日本 到底是不想抄还是抄不了

日本疫情蔓延以来,很多国内的小伙伴都在说日本为什么不抄作业,已经有现成的答案,还要抱着错题集写是什么迷惑行为?

当然,这其中也有读者提到中国的这本作业,真的“不好抄”。

中国这本抗疫作业中,首先是自上而下的严格限令,以及自下而上的迅速响应。

这其中,自上而下明确的限令,比如疫情严重的地区实行封城,停工停学,停止所有交通工具的运行,限制所有人外出,自我隔离等。

自下而上的响应也非常快,截至1月29日,全国范围内31个省、市、自治区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。即便是没有出现确诊病例的小城市,也几乎做到了封城的程度。

至此,中国进入了全民抗疫状态,这样的统一性和执行度,已然是很多国家抄不来的作业了。

中国这本作业的效果,世人都看得到,艰难地抗疫终于看到了确诊人数往下走的曙光。

当然,这背后所付出和承担的,也超乎了世人的想象。一纸禁令在老百姓的眼里或许并不难,而对于一个国家来说,每一个决定的后果,都不得不由国家来承担,且不一定能承担得起。

于是,在日本拿到中国这本作业的时候,之所以不抄,既有不想抄的为难,也有抄不了的尴尬。

不想抄的为难

不想直面巨大的经济损失

日本到现在都没有要求停工,出勤只是呼吁错开高峰期,每天通勤的电车依然人满为患,只有极少数的公司实行了在家办公。

按照中国的作业来抄的话,停工可能比停学更迫在眉睫,但停工就意味着巨大的经济损失需要国家来承担。

日本疫情前期,也就是春节那段时间,已经损失了不少。依赖游客的相关行业,包括景区餐饮业、小商品贩售业、旅游业、酒店业都备受冲击。

这期间,勉强扛得住的企业都在赤字的状态,扛不住的小企业一夜之间已经就地解散员工了。

而如今,连老牌企业都维持艰难了。因为疫情,日本64年老牌旅馆富士见庄申请了破产。经营的64年间不会从没遇到过经营危机,而疫情的重创显然超过了企业的承受能力。

企业破产的背后,是大量员工的失业。旅游相关行业多半还属于被动停业的情况下,已经有很多人失业。如果日本政府强制全面停工的话,不管是停工一周,还是一个月,又有多少企业扛得过来呢?如果扛不过来,大批失业人员的问题谁来解决?日本政府怕是光想想,都不想抄这本作业了。

不作为也想要社会稳定

不做任何限制也就算了,人们还发现,日本政府到现在也没怎么呼吁民众做些什么预防准备,官方的说法一直停留在像预防流感一样,勤洗手、注意咳嗽礼节等。
国内肯定有不少小伙伴都急着喊“至少戴上口罩”啊,口罩就别说了,青年君至少已经有半个月没见过口罩了。

囤口罩这波日本人确实是没赶上,但凡能赶得上,疯抢的架势不会比在日华人弱。日本是一个常年经历天灾的国家,那种被天灾支配的恐惧感,早就练就了日本人只要有风吹草动立马就行动的本领。如果没行动,就是觉得不严重。

于是,没有囤口罩的日本人,这两天把厕纸抢空了……一海之隔的中国人一脸懵逼的看着这波迷惑行为,随后青年君发现厨房纸、卫生巾什么的也有点危险了。

不管民众疯抢什么东西,至少都在证明一件事:人们感到恐慌。疫情当下,社会稳定又尤为重要。可当日本政府受制于其它因素,拿不出更让老百姓放心的措施时,就更不会在这个节骨眼儿上再呼吁任何可能加剧恐慌的行为。

奥运开不成,真的担不起

都说日本不想抄作业是为了奥运,这确实不假。这几天关于东京奥运是否能如期举办的动荡新闻,相信日本各界也是抖三抖。

但大家也看到了,对于东京奥运会,日本的态度非常坚决,基本就是孤注一掷一定要开的状态。

奥运会对于日本来说,不管是前期投入,还是后期预想收益,哪一个都是日本亏不起的。且与奥运会关联的各行各业的损失都是可预见性的,怕是连普通老百姓都希望能借着奥运的帆,迎风赚一波。

中国的作业,日本要是认真抄起来的话,关于奥运能不能开的话题就不是现在仅仅动荡的状态了,可能会提前先判了死刑。毕竟一旦疫情严重的数据坐实,再有底气的说能开,也没有国家敢来参加了吧。

抄不了的尴尬

一半一半的抄,等于没抄

安倍要求全国学校放假后,不少人感慨日本终于开始抄作业了。可是这作业才抄了没多久,日本老百姓开心了没两秒钟就立马回过神来,发现这作业只抄了一半啊?

孩子是停课了,家长却没有停工。即便孩子能安静如鸡地呆在家里不外出,家长每天还要挤电车上下班,所谓感染扩散的风险一点都没减的情况下,还平添了孩子无人照顾的麻烦。

此外,日本明显不是一个自上而下可以统一执行政策的国家,各个地区都有一定的决策权。所以,我们既能看到安倍下令前,有北海道知事先行要求停课的情况;也能看到安倍下令后,京都府决定看情况缓期执行的情况。

结论就是停课与否,这个所谓全国性的决策都异常尴尬。而这边停课还没完全正式开始,已经有关联行业比如给学校供餐的企业表示,停课后,这部分损失需要国家补偿。

“下血本”式的作业,抄不起

中国的作业,堪称“下血本”式作业,成绩虽然有目共睹,可是背后的付出也是巨大的。

一声令下看似容易,真正让14亿人在家待命却不易。

10天拔地而起一所医院叹为观止,可这背后是千名建设者没日没夜地奋战换来的。

口罩急缺,年没过完就回来加班加点的生产。

湖北疫情告急,全国的医疗人员奔赴一线,紧急支援。

出现任何一例确诊病例,都迅速追踪所有密切接触者,第一时间有序隔离。

可以说,疫情的黑夜中,灯火彻夜通明的何止是医院,还有太多我们或许不太了解的各行各业的从业者,也在这黑暗中艰难逆行,为生命点亮一盏灯。

中国这本“下血本”式作业的背后,几乎是不计一切代价与疫情做对抗。这场对抗之中,争的是时间,抢的是人命。

以上,哪一个,日本都抄不了。

直到现在,日本连最基本的核酸检测甚至都比不过韩国。韩国以惊人的速度上升的确诊人数,背后是至少以万计算的核酸检测量。

而反观日本,加上钻石公主号的3700人,总体的核酸检测量才不过几千。承诺每天可做的核酸检测量能达到3000,但实际给检测的数量一天甚至不到1000。

放缓确诊数,确实能暂时避免一时间大量患者涌向医院,致使医院瘫痪。可是,反过来看,无法得到有效隔离的潜在感染者,加速病毒的扩散,当病患多到不得不涌入医院的时候,医疗资源有限的日本,能在10天内建起一个火神山医院来紧急应对疫情么?答案几乎是不能。

如果这次疫情是一场考试的话,中国用实际行动交出了一份确实有效的答案。但所谓答案并不是唯一的,也并没有要求所有人要照抄这份答案。如果答案不适用于自己,那就拿出别的解题思路,找到适合自己的答案。

一句不想抄,或者抄不了,都不能解决问题。疫情这场考试,没有人交得起零分考卷,因为零分考卷背后的代价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。

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,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

分享新闻到
微信朋友圈
扫描后点
右上角分享

0 Comments

Leave a Comment

Ad

Related Posts: